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,全民熱度只增不減。在這一場持續已久的AI熱潮中,AI芯片需求不斷飆升,數據中心快速發展。人工智能計算能力的提高也加劇了更高熱功耗(TDP)的需求,液體冷卻解決方案引起了廣泛關注。
根據IDC公布的資料顯示,預計到2027年,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89億美元,2022年至2027年復合增長率為55%。服務器所帶來的功耗問題不容小覷,這為UQD連接器等液冷服務器關鍵部件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眾所周知,風冷是目前服務器冷卻的主要技術,成本低是其較為明顯的優點之一。但是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,比如風冷散熱的極限已經無法突破。而如今人工智能算力所帶來的高熱功耗日益增加,更高效率的冷卻技術需求已經迫在眉睫。
在2024斯坦福商學院SIEPR經濟峰會上,NVIDIA英偉達CEO黃仁勛表示,液冷技術將成為AI算力的下一個趨勢性領域。這也成為行業內的一個風向標,為液冷技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。
液體冷卻憑借在高性能計算中更有效的熱管理和能效等優勢,正在逐步普及。對比風冷,液冷在介質、散熱能力、節能降耗、噪音、建設和維護成本、選址上的優勢更為明顯。
水的熱導率是空氣的25倍,在相同流量下可以更有效降低芯片溫度,同時液冷技術可以均勻覆蓋芯片表面,提高系統穩定性。綜合來看,風冷已逐漸無法滿足散熱要求,液冷散熱將成為主流趨勢,更受服務器廠商的青睞。
供應鏈遭遇瓶頸,UQD連接器是關鍵
毋庸置疑,液冷技術始終服務于服務器,降溫成為高功耗高密度場景的必選項。而作為其中的關鍵零部件之一,UQD快速斷開接頭(Universal Quick Disconnect)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市場關注。根據CPC的一項市場調查數據顯示,UQD等零部件供應成為AI服務器發展中繼芯片等電子元件之后的第二大關鍵因素。

漏水是液冷服務器非常忌諱的,所以UQD是否安全無泄漏成為液體冷卻系統中極為關鍵的環節。然而,服務器需求的快速增長使得UQD關鍵組件的供應受到限制,其供應會直接影響液冷服務器以及下游應用的生產和交付周期,進而成為液冷技術普及的束縛。
作為液冷解決方案的關鍵,UQD供應已趨于緊張,成為目前AI服務器市場液冷增長的主要瓶頸。
市場上大部分的UQD產品主要由歐美公司提供,供應受阻成為目前供應商們極為重視且厄待解決的“頭等大事”。UQD的供不應求對市場上一些服務器巨頭已經產生一定的影響,例如延遲量產或研發等等。
AI發展勢不可擋,市場潛力巨大
UQD市場的巨大潛力吸引著國內外眾多供應商的目光,大家都想抓住進入這個市場的機會。目前UQD產能短缺對零部件供應商而言,是機遇也是挑戰。
從可靠性角度來說,歐美龍頭企業憑借自身技術優勢和經驗積累在市場競爭中優勢更勝,例如即使目前市場上UQD出現供應短缺,但CPC利用美國工廠出貨效率,在24小時內將所需的UQD全部發貨,成功滿足世界領先的服務器液冷冷板制造商的供應需求,助力世界新型百億億次級 (Exascale) 計算的液冷系統。

而另一方面,本土接頭廠商紛紛欲試,想借此擴大自身市場份額,這對全球供應商來說,市場競爭更為激烈。
然而,對于供應商而言,要想真正成功地進入這個市場,需要的不僅僅是生產能力,更重要的是高品質的產品質量。